CPI“破5”PPI“過10”制造商利潤縮水
瀏覽次數:1677發布日期:2008-10-30
CPI“破5”PPI“過10”制造商利潤縮水
國家統計局9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9%,低于之前的普遍預期,實現連續4個月的下降。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持續上漲,達到10.1%,創12年來新高。
今年1~8月累計,CPI同比上漲7.3%。其中,城市上漲7%,農村上漲8%;食品類價格上漲18.3%。從月環比看,8月份CPI比7月份下降..1%,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4%。
中銀經濟學家曹遠征向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8月份CPI的下降應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CPI增幅的確出現了下降,但應當看到,去年8月份的CPI增幅本身就較高,達到6.5%,為當時的歷史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8月份CPI增幅同比在統計數據上的下降。另一方面,8月份CPI環比也出現了下降,但這并不代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降。
8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5.3%。在PPI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2%。其中,采掘工業上漲35.1%,原料工業上漲14.4%,加工工業上漲7.9%。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7.4%,衣著類上漲2.4%,一般日用品類上漲4.3%,耐用消費品類下降0.4%。
針對PPI與CPI之間剪刀差的持續拉大,有分析師預計PPI向CPI的進一步傳導可能在幾個月后開始反映在統計數據之中。
曹遠征表示,造成之前CPI上漲的主要動力———肉類和農產品的價格雖然出現了下降,但進入冬季,能源的需求將進一步上升,從而會改變CPI目前的結構,形成新的推動力。
盡管近期國內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曹遠征認為,原材料產品價格進一步上漲的趨勢并未改變,PPI很難出現下降。他預測隨著PPI和CPI之間剪刀差將縮小,CPI仍有可能出現反彈。
此外,如果國家繼續啟動尚處于改革暫停過程中的資源價格改革,來自石油、煤炭、鋼鐵等方面的壓力還會繼續向CPI傳導,因此未來物價出現反彈的可能性不可輕視。
PPI與CPI剪刀差的持續倒掛,將會增加企業成本,使得中下游企業的利潤率降低。從上市公司今年的半年報情況看,制造業是承受成本壓力的主要行業。
據統計,30個制造業子行業今年前6個月銷售利潤率與上年同期相比,有17個子行業銷售利潤率出現下滑,其中有10個子行業銷售利潤率下降都在4.4%以上;12個子行業銷售利潤率有所提升,其中提升幅度zui大的10個子行業銷售利潤率上升了8.9%以上。
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高成本,對制造業所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也給一貫依靠低成本競爭的“中國制造”,帶來了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