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認識與思考
現在的“水盲”比文盲多,因為許多有知識、有文化、自認為“懂水”的人,卻在浪費水、破壞水、污染水。
水是簡單的、平常的、顯而易見的。人一天都不能離開水,卻對水的認識少、關心少、珍惜少。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見的zui多的,是認知zui少的。從事飲水安全工作以后,對水接觸多了、研究多了,發現自己對水的認知是膚淺的,在許多方面是不了解水、不懂水的,是一個“水盲”。
水是神奇的,它是天然狀態下*的液體,它是天然狀態下*的固液汽共存的物質,是*固體比液體輕的物質,是比熱率zui大的物質,是的溶劑,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學物質都不同程度地溶于水。世界上沒有一種生物不需要水。
飲水安全應該是每個人認真思考、認真應對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關系你的健康,關系你的生命。
下面談一下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認識與體會:
一、水——生命之源、健康之本
(一)生命起源于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因水而生生不息,水因生命而清韻靈動。生命的起源是一個亙古未解之謎,許多研究成果表明生命起源于水,地球上的生命從咸水中誕生、淡水中進化、陸地上成長。中國人對水與生命的認知是深刻的、是本質的。管子“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先哲們認為生命起源于浩瀚的大海,“海”字本身可以說明生命的起源,它是由“三點水”與“每”字構成,每字由“人”“母”構成。含義有兩層,一是生命起源于大海(三水生萬水),二是個體發育于母體?,F代科學證明,“羊水”與海水幾乎沒有差別。
(二)水孕育了人類
管子“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男女合精,而稟賦生命,生命在水中流動而形成,強調胎兒在母體的發育過程。人是水的產物,人體由75%的水和25%的溶質組成,人體水占的比例與地球表面積水占的比例差不多。大腦、心臟、腎臟水占80%以上,血液94%。在人體中的水里細胞內的水占62%,細胞外的水占38%。水是吸收、儲存和傳遞自然界能量和生物信息的媒介物質。水是人體的營養源,水安全比食品安全更重要。人體內的水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形式叫結合水,參與生命物質生化活動和生理活動,如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基因等;一種形式是自由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自由流動,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許多物質溶解在自由水中,進行體內的代謝活動。
水在人體中有四大生理功能:即調節功能、結構功能、載體功能、介質功能。水有調節體內功能的作用,還能調節溶解其中的溶質(固定物質),身體的每項功能都可以根據水流量進行監測和判別。大腦根據各個器官的重要程度,采用“水配比”的辦法,把水和水攜帶的各種元素送到各個器官,各個器官按照大腦的指令把自己制造的物質投放到流動的水中。水一旦到達干旱地區,就能恢復重要的、缺失的物理運動和化學反應。這就是身體的水調節機制和干旱管理機制。自從生命在水中誕生的*天起,水在各種生命體中的作用就沒有發生過改變??傊巧眢w里的溶劑,它能調節所有功能,也能調節溶解在水中并在水中循環的溶質的活動??茖W總結,人體需水至少有46個理由,水在身體中的主要特性和功用至少有9大類。
(三)飲水要講究科學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這是幾千年的古訓,而如今遵循的不多。飲食一詞是由“飲”與“食”構成,而且飲在前,而現在天天講的是“食”,而忽視了“飲”,更有甚者,飲水變飲酒,飲食為大吃,無怪呼“病從口入”。
水好喝。這是人們對天然狀態下的水的直觀感覺,這種水溶于了對身體有益的,必須的微量元素,而沒有任何有害于身體健康的物質。記得那是孩提時候,渴了就從井里打(壓)水上來喝,在溝里用手捧著喝,在沙地里挖個坑滲出水來就喝。這只能是歷史的記憶了?,F在的地表水、淺層地下水幾乎都不能喝。然而,有些地方老百姓還“認為”水好喝,于是出現了各種非常見疾病,以及癌癥。世界衛生組織監測,在第三世界的國家中,80%的疾病與水和衛生有關。人類傷害了水,水危機著人類的生命。
喝好水?,F在要喝好水,好水少了,貴水多了,所以好多人把貴水作為好水喝。其實不然,好水一般指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這種水終生飲用,終生安全,飲用者不會帶來明顯的健康危害。根據水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所發揮的不同作用,有人將飲用水劃分為三大類,即:安全水、健康水、功能水,這三類都應是好水,就是“干凈”“安全”的達標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2007-0.7-01實施)。如果說安全水是溫飽型的,那么健康的水屬小康型的,有人擬出了健康水的七條標準??傊】档乃侵改軌驖M足人體基本生理功能和生命維持的基礎上,長期飲用可以改善、增進人體生理功效和增強人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純凈水、退化水不是健康水。世界上*、zui安全、zui有效的保健品是天然的好水。天然礦泉水是一種對健康有益的好水,純凈水的長期大量飲用對健康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喝水好。專家提醒我們:好多時候你沒有生病,只是渴了,水是的藥,科學飲水可以治病。科學家臨床發現現有的疾病中40%是缺水造成的。專家總結喝水六大好處,主要是保持大腦活動、提高記憶能力、提高免疫力、抗抑郁癥、抗失眠、抗癌、預防心臟和腦部血管堵塞。喝水*時間表6:30;8:30;11:00;12:50;15:00;17:30;22:00。按專家要求喝水,千萬不要相信口渴了身體才需要水的結論。喝水好也不能過量,以免破壞體內水鹽平衡,加重心臟和排泄器官的負擔。人體健康講究生理平衡,包括人體的營養平衡、酸性平衡、電解質平衡等,保持人體每日水平衡非常重要,每天都要通過飲水和食物獲得水分,又通過機體內各種器官排泄多余的水分,在正常的情況下,機體每日攝入和排出的水分基本相等,這就是機體內的動態平衡,每人每天保持水平衡的水量為2500毫升~3000毫升,大約每公升體重需水42毫升。
(四)水向生命敲響了警鐘
水危機——*危機,受到*的關注?,F在*有1/3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2025年可能增加到2/3,目前有1/5的人得不到安全飲用水,平均每天約有6000人死于骯臟的飲用水。發展中國家80%的疫病與水與衛生有關。稀缺的飲用水必將成為寶貴財富,水的意義已經遠遠越出了水的本身,不久的將來因爭奪水資源而引發的沖突,將成為人類歷*zui為激烈的矛盾。
充滿毒物的水系統,每天都在毀滅水生動植物,威脅著人類的生命。我國水污染問題嚴重,主要是工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城市生活排水和化肥農藥的面污染。比較形象地說法:北方的垃圾靠風刮,南方的垃圾靠水刷。水質的污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生物污染。即:水中含有細菌、病毒等微生物、藻類、寄生蟲及蟲卵等。這種污染主要是通過水傳播病原型微生物從而引起霍亂、傷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另一種是“無機污染”,即:重金屬及無機化合物,如:鉛、鎘、氰化物、砷化物等,造成許多地方癌癥發病率高。目前各種水體中,檢出2200多種污染物,自來水中存在765種,其中20種致癌物,那些未為人知以及新增的污染物,還在與日俱增。如:持久性有機物污染(PoPs),是高毒污染,易造成畸形兒、癌癥、損傷神經系統、降低生殖能力、破壞免疫系統。
有些專家把水退化定性為看不見的健康殺手。水退化指水本身功能的退化,以及水對生物體包括動植物、微生物和人類的生理功能的退化,對于人體而言,退化水是一種“病態”水,飲用會產生不良影響。長期飲用,就會使人的免疫功能、適應能力、細胞的活力降低,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代謝病疾患病率增高。這些退化水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看到,為什么蔬菜不新鮮,黃瓜沒有黃瓜味兒,蘋果沒有蘋果味兒,都與退化水有關。水處理把水中的污物濾除掉,但是這些物質引起水功能退化無法解決。醫學研究證明,許多慢性疾病與水退化有關。
(五)水是生命,文化是“魂”
認知水、了解水,既要學習水的自然科學知識,還要有水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傳承。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人類生命與自然環境和自然界的生命構成了生態系統,水是這個系統中的控制因子,又是生命元素,文明的源泉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人類的文化起源于“水”,水是文化的母體,由物質的層面升華到一種精神的境界,由水形成的文化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積淀,體現了幾千年來與一個民族朝夕相處的文化要素,濃縮了大量極為重要的文化內涵。黃河文化帶來了人類的文明,是黃河母親豐富的乳汁滋養了中華民族的文明。
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對水的需要與需求一直是人類健康、社會進步、經濟繁榮、文化價值以及發展的推動力,水在社會中起著根本作用,因而有著深厚的文化層面,如果不從文化層面來認識和考慮水問題,就不可能找到可持續發展的解決辦法。所以可持續的水資源以及可持續的發展都建立在水與文化之間的和諧關系上。如果一個泱泱大國“水盲”比文盲多,長期處在水與文化的不協調上,實現可持續發展將是一條艱難之路。
中國是水文化的故鄉。經典名句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是zui謙虛、zui高尚的美德。“女人是水”就是這種美德的體現。
水里蘊涵了很多自然法則和人生哲理,所以人不可不懂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喝什么水,做什么人是很有道理的,世人當慎之。水可以明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水可以勵志,“滴水穿石”;水可以抒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水可養性“云山蒼蒼,江水泱泱。之風,山高水長”。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很多問題,只要我們心靜如水,心情如水,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那么我們的生活就會清純如水,甘甜如泉,美妙如詩了。
二、解決農村人畜缺水和飲水解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人畜缺水問題,是我國歷*下來的嚴重問題之一。主要是由于自然界的不平衡性造成的,水量不足和飲水引起的地方病問題。
1979年9月水利部在黑龍江省肇東縣召開了防病改水座談會,會議由丁澤民司長主持,我作為山東省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參觀了肇東縣防病改水現場,聽取了四個縣、兩個公社、兩個大隊的經驗交流。會后水利部轉發了《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防病改水工作座談會紀要》,《紀要》中強調:防病改水工作(即搞好水源工程建設)是水利部門責無旁貸的任務,我們一定要抓緊、抓實、抓好。在資金上,要本著全國水利會議確定的“小型農田水利費,甚至水利基建費,應首先用于解決農村人畜飲水”的原則,重點給于照顧。
1984年,原水利電力部《關于農村人畜飲水工作的暫行規定》缺水范圍是指解決農村(包括牧區、漁區)社員的生活用水;缺水標準:出村1~2公里以上,取水點高程100米以上;飲水標準:干旱期間北方10公升/人?日,南方40公升/人?日,南方70~100天不下雨保證有水吃。
1984年原水電部向國務院打了《關于加速解決農村飲水問題的報告》國務院將這個報告轉發各地貫徹執行,《報告》強調解決農村人畜缺水問題“是水利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這不僅關系到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而且關系到黨群關系,兩個文明建設和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大問題”。要求各地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爭取1990年以前基本解決5600萬人缺水問題。
1985年,全國愛衛會、衛生部與部分省、市、區政府利用世行貸款實施了“中國農村供水與環境衛生項目”貸款總額達到3.7億美元,累計解決了農村2400多萬人的缺水問題。
1991年,國家制定了《全國農村人畜飲水、鄉鎮供水10年規劃和“八五”計劃》,1994年把解決農村人畜缺水問題納入《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通過財政資金和以工代賑渠道增加投入。
2000年,國家編制了《全國解決農村飲水解困“十五”規劃》,由于中央加大了投入,到2004年底,提前解決了余下的5600多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至此,全國農村已解決了2.8億人的缺水問題。2004年水利部組織專家對飲水解困工程建設情況進行了評估。
評估顯示,農村飲水解困工程實施以后,廣大農民群眾減少了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減輕了農民負擔,增加了農民收入,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贊譽和廣大農民群眾的認可,滿意度為93%,項目區增收農戶86.2%,戶均減少醫藥費之處207元,42.6%的農戶節省工日用于外出打工。同時還存在的問題,如:前期工作滯后、建后管理工作跟不上。農村飲水水源污染嚴重、財務管理不規范、配套資金到位率低等問題。
三、農村飲水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內容
安全是健康的*要素。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響的存在狀態及其保障條件。安全是維護人們生命健康和幸福的倫理道德觀念,安全是zui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價值觀。安全是上世紀來和本世紀初世界關注熱點、難點問題。國家安全、、核安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到安全生產,都很重要,但我認為zui重要的還是飲水安全。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在我國水污染和水破壞問題十分嚴重的形勢下提出來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工業及城市污染大量向農村轉移,農村點污染與面污染交錯,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村鎮水環境惡化,局部突發性惡性水污染事件經常發生,大范圍出現的水源污染和水源破壞對廣大農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已成為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廣義的飲水安全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是建立全面的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飲水安全是人類在生產、生存的活動中,為保護人類身心安全與健康創造的有關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飲水安全,就是飲用水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農村飲水安全是指農村居民能夠獲得并且經濟上負擔得起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足夠的飲用水,建立農村飲用水保障體系,不會由于飲用數量或質量不合格而對生理和心里帶來威脅或造成傷害,這種威脅和傷害包括為了獲取飲用水花費過高的代價(時間、體力、物力、財力等)間接影響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分為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兩種形式。集中式供水是指以地面水或地下水為水源,經集中取水,統一凈化處理和消毒后,由輸水管網送到用戶的供水方式。所供水通常成為自來水。為保證人體健康,集中式供水水質應滿足一些基本要求。首先,生活飲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以防止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其次,水中所含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應保證人們在終生飲用條件下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潛在的遠期危害(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此外,應確保飲用水感官性狀良好,為人們所樂于飲用。為確保分散式供水的衛生安全,應做好飲用水的凈化消毒工作和水源的衛生管理工作。各類分散式供水提供的飲用水都應進行消毒,尤其是在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和腸道傳染病高發區,更應加強消毒措施,才能有效防止介水傳染病流行。
依據2004年水利部、衛生部頒布的農村飲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涵蓋了過去解決農村人畜缺水和農村飲水解困的全部內容)。2005年全國開展了評估核查工作,其結果是農村還有3.2億人飲水不安全。如果說過去人畜缺水是解決有水喝的問題,那么現在是解決喝“好水”的問題。飲水困難是歷史性的,飲水不安全帶有長期性:過去偏重水量,現在既注重水量更加注重水質;過去是小型分散為主,現在應是規?;l展集中式為主;過去是城鄉分割的,現在是從水源到工程到用水戶實行城鄉統籌,向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方向發展。
四、聯合國認為“享有安全用水是人類的一項根本需要,因而是一項基本人權”
聯合國早在1981—1990年就倡導了*個水與衛生十年行動計劃。十年間,有十億人享有法治的飲水和7.7億人有了衛生設施。1986年聯合國的《發展權宣言》規定,發展權是項不可剝奪的人權。所謂人類發展,首先也是zui重要的,就是使人能過上一種有價值的生活,使他們能夠實現作為人的充分發展。享有安全用水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基本人權。人權是有約束力的義務,它反映了普遍的價值觀,并賦予各國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新世紀聯合國面對人類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于2000年在千年首腦會議上確定:“到2015年將無法獲及或負擔不起安全用水和衛生條件的人口比例減半”并作為關鍵性目標寫進了《千年發展目標》。
2003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20億人生命所系,這一主題強調了水對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作用。2004年召開的聯合國會議上將飲水安全列為主要議題,并確定2005——2015年為《生命之水行動十年》。2005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生命之水”,其含義是水是保障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減少婦女、兒童的運水負擔。
目前,*還有超過10億人口用不上潔凈的水,26億人缺乏基本衛生條件。中國飲水不安全人口占1/3,缺乏基本衛生條件的人口在1/3—1/4之間。世界zui貧窮人口在支付zui高額水費、在水和衛生設施的危機中,受害zui深的是窮人,尤其是窮人中的婦女和兒童。
五、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2003年以來,胡錦濤*、*總理多次對飲水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飲水安全問題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與生命,必須高度重視,增強緊迫感,深入調研,科學規劃,落實措施,統籌考慮城鄉飲水,統籌考慮水量水質,重點解決一些地方存在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飲水質量不達標問題以及局部地區飲用水嚴重不足問題。要求把切實保護好飲用水源,讓群眾喝上放心水作為首要任務,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把以人為本真正落到實處。
2004年11月水利部、衛生部頒布了《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2004年11月,水利部在四川省廣安市召開了全國*次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會議,部署農村飲水安全現狀調查評估和“十一五”規劃工作。會上汪部長提出,要把保障飲水安全、維護生命健康作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務。
200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關于加強飲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這是我國*部飲水安全的法規文件。國家發改委、水利部還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建設的通知》、《關于做好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工作的通知》、《衛生部關于加強飲用水衛生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5年開展了全國的農村飲水安全調查和復核評估工作,到2005年底,匯總全國飲水不安全人口為40322萬人,復核為32280萬人。
2006年編制《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2006年8月30日,*總體主持召開國務院第148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抓緊修改規劃,把原來15年(到2020年)解決3.2億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改為十年完成。“十一五”期間解決1.6億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今年5月30日國務院批準了《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溫總理又做出“加強工作、注重落實、做好宣傳、接受監督”的重要批示。為落實總理指示,陳雷部長發表了《強化措施,抓好落實,全面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文章。今年在上海召開的聯合國水與衛生問題的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陳雷部長在報告中強調,中國政府對保障公眾飲水安全與改善衛生條件高度重視,積極響應聯合國水與衛生千年發展目標,鄭重承諾讓人民群眾喝上充足、干凈的水。到2010年提前完成使飲水不安全人口比例降低一半的目標。到2015年,中國將基本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的問題。
六、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任務的思考
國務院批準了《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這標志著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落實*總理的重要批示,陳雷部長要求“規劃司、農水司認真抓好規劃的實施,強化管理,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完成好這一造福民眾的重要任務。”
為圓滿完成《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任務,我有以下思考,供參考和批評指正。
(一)把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為*要務。我們要充分認識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意義。我們要以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扎實的工作作風,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全力搞好《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的落實工作。各項工作都要服務于服從于這個《規劃》,強調《規劃》的性、指令性,各級政府要嚴格執行這個《規劃》,按時完成規劃的任務。
(二)完成兩大任務,即:“十一五”期間,解決農村1.6億人不安全問題,已建飲水安全工程建立起可持續的良性的運行機制。完成兩大任務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尊重廣大農民的主體地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飲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和三部委《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管理辦法》、《農村飲水安全示范縣建設辦法》、《縣級規劃指南》。
(三)堅持“三先三后”的原則。即:“先水質、后水量”,也可以說“先安全、后方便”,在選擇水源工程時,首先尋找好的天然水源,實在沒有條件要通過嚴格的水處理工藝保障水質達標,保證安全供水,在此基礎上再適當增加排水量、提高保證率和方便程度;“先重點、后一般”在計劃實施中,優先安排高砷高氟等引起的病區、血吸蟲疫區和嚴重的苦咸水問題,然后再安排一般缺水的地區;“先集中、后分散”在工程布局上優先考慮集中供水形式,實行規?;l展,集約化經營,不具備條件的再考慮分散式供水。
(四)加大“四權”的工作力度。農村供水工程要明晰工程所有權,規范工程建設權,落實工程經營權,加強工程監管權。
一是明晰工程所有權。農村供水工程分為集中和分散兩種形式,集中式供水工程。從整體上看應界定為以公有制為基礎(或者以集體所有制為主)的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混合所有制。按照“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政府投資,農民籌資投勞的大、中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屬國家和集體共同所有,由政府(或部門)、農民用水者協會(推薦或選舉的代表)組成供水工程管理委員會作為產權代表和業主;政府投資、企業融資、農民籌資投勞、社會各界捐贈等共同建設的供水工程,按照投資比例組件董事會,成立股份公司,并作為產權代表和業主;集中供水的小型工程(村建,聯戶建)屬集體所有,由村民委員會或用水者協會作為產權代表和業主,農戶自用自管的小微型工程屬農民個體所有。
二是規范工程建設權。千噸萬人供水工程造價超過200萬元實行嚴格的項目建設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合同制,確保工程質量。小型工程具備條件的地方,盡可能參照“四制”或實行設備材料實行集中采購。推廣供水設備認證認可工作,規范市場行為。
三是落實工程經營權。集中或供水工程倡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在工程管理委員會、用水戶者協會和政府監督下,實行公開承包、租賃、拍賣經營權,由專業公司和專業人員實施工程的運行管理。
四是強化工程的監管權。發改委、水利、財政、衛生審計、稽查等部門和農民用水戶協會等,要加強對供水單位的監管,確保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五)農村供水工程要實現“五化”。即標準化建設、規?;l展、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企業化經營。
一是農村供水工程要實行標準化建設,要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規范、標準,工程建設不能偷工減料,特別水處理工藝,一個環節不能少,要定期檢測供水水質確保供水安全。
二是在農村供水工程要注重規模化發展。今后要把發展規模化的集中供水作為主要形式,實現以聯戶、單村供水工程向以規模化集中供水為主的轉變,打破行政區劃界限,跨區域發展集中供水,打破城鄉分割界限,實行城鄉統籌供水。凡是有條件的城市供水工程,特別是占用農村水源地的,一定要將城市管網延伸、覆蓋到農村。規?;泄┧こ逃欣诒U瞎┧|,降低投資和運行成本,提高供水保證率和服務質量,保障工程長效運營。有條件的區域實行整鄉推進、整縣推進。如山東省的魯北黃河平原區以引用黃河水的平原水庫為依托,實現“一縣一網”,湖北省的江漢平原推廣“千噸萬人”的集中供水工程,都取得了效益。
三是投資融資市場化運作。建設供水工程資金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首先各地要落實配套資金,將現有各項支農資金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擴大市場投融資規模,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通過加大企業投資比例,為建立專業化管理隊伍創造條件。
四是工程管理專業化。集中式供水工程機電設備多,水處理工藝嚴格,必須配備專業管理人員。供水單位要經過評審,領取“取水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管理人員要經過專業培訓,達到“應知應會”,持證上崗。
五是經營管理企業化。集中式供水廠,都要進行企業化經營,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按照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制訂水價,建立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供水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的運行機制。
(六)建立六項保障機制
一是建立各級政府的責任機制。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省級政府負總責,自上而下簽訂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納入政績考核內容,實行激勵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千方百計整合現有資金,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社會融資、銀行貸款、BOT等形式加大投入,加快解決的速度。
三是建立各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協調機制。四是建立政府引導、廣大農民參與、社會力量支持的參與機制。五是建立能夠保障供水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的管理體制和運行管理機制,其中重要內容是水價形成機制。
六是建立各部門參加的行之有效的監管機制,保障農民、所有者、經營者的合法權不受侵犯。
(七)重點抓好七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抓好前期工作。目前國務院已批準《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各地要按照全國規劃要求,把任務指標逐級落實到縣、鄉、村,這里重點是參照做好縣級規劃。
二是抓好項目的管理工作。去年財政部對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進行專項審查、追蹤問效,發現許多問題,特別是資金管理,所以要抓好配套資金的落實和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今后供水項目實行動態管理,首先是配套資金落實得好,工程建設管理得好,才能得到支持。
三是抓好一百個農村飲水安全示范縣建設。按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示范縣建設管理辦法》每省(市、區)抓好3—5個示范縣典型。要積極探索路子,認真總結經驗,帶動全面工作。
四是抓改革促管理。建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良性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注意總結農村飲水安全管理體制和用水戶全過程參與的工作機制。對不同規模的供水工程,落實工程的產權歸屬、明確出資人代表、管理主體。用水戶協會參與管理的具體的實現形式等。
五是抓好技術培訓和推廣,搭建技術平臺、信息平臺,建議咨詢專家委員會。做好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項目整體的技術水平。編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技術手冊以及有關培訓教材,開展面向基層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工程建設和管理水平,要積極研發、引進便捷實用的供水設備,推動農村供水技術進步。組織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專家組織咨詢委員會,開展對工程技術、水處理技術、管理等技術的咨詢工作。做好全國農村飲水安全信息網絡,提高項目管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六是抓好組織體系建設和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建立起農村飲水安全的檢測體系,建立起農村飲水安全的應急機制。
七是做好宣傳工作。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取得成效的宣傳,宣傳好的做法經驗,宣傳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同時充分發揮監管部門和媒體的監督作用,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掃一掃 微信咨詢
©2025 成都索季東股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蜀ICP備11007163號-4 技術支持:環保在線 sitemap.xml 總訪問量:389302 管理登陸